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“中国创新”再结硕果

俄罗斯总统普京 22 日表示,美国日前对俄新一轮制裁是 " 适得其反、毫无意义的举动 "。他呼吁美国政府能意识到这一政策注定(会失败,让俄美关系回到正常的合作上来。前一天,美国启动了对俄新一轮制裁,制裁对象包括多个俄罗斯实体、个人和船只,他们在美国境内的资产将被冻结,美国公民不得与其进行交易。制裁理由包括恶意网络行为、为其他已受到美国制裁的俄实体提供协助、涉嫌与悬挂朝鲜旗帜的船只进行精炼油产品转移等等。

一桥连通三地,天堑变为通途!

10 月 23 日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珠海举行的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,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。至此,这个历时 15 年筹备兴建、全长 55 公里的 " 超级工程 ",将正式上岗服役。

港珠澳大桥是在 " 一国两制 " 框架下,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世界最长、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交通工程,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。它首次实现了珠海、澳门与香港的陆路连接,大桥通车后,从香港到珠海、澳门将由原先的 3 个小时缩短至约 45 分钟,极大缩短了三地间的距离,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入快车道,大湾区的 " 一小时生活圈 " 也指日可待。正如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所说,它将彻底改变大湾区的社会结构、经济结构及交通现状等,引领人们开启全新的生活方式,并将带来几十万亿的经济效益。

美好生活,总是来自创新之光。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,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设备、新技术层出不穷,仅专利就达 400 多项,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。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评价说,"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之桥、创新之桥。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,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。"

比如,为了应对建设管理、工程技术、环境保护和海上安全等四大挑战,港珠澳大桥采用了 " 工业化制造 " 理念,能抗 16 级台风、7 级地震,设计使用寿命长达 120 年……这也是世界跨海大桥建设史上," 工业化制造 " 理念的首次全面应用和尝试。此外,世界最大规模钢桥段建造、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生产浮运安装、两大人工岛的快速成岛等技术,都创下多项世界纪录。

在制度创新方面,港珠澳大桥将采取 " 三地三检 " 的通关模式,其中珠澳之间采取 " 合作查验、一次放行 " 的新模式。这样一来,旅客在同一查验大厅,通过一次排队,接受一次集中检查,就可以完成内地与澳门双方边检查验手续。另外,港珠澳大桥采用内地右侧通行规则,车辆到达香港或澳门口岸后,相关指引会引导司机完成左右侧行驶的交通转换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,这一水域中华白海豚的数量由 2010 年的 1200 头增加到如今的 2000 多头,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。这些无不体现了港珠澳大桥设计建设的智慧。正因此,港珠澳大桥被誉为桥梁界的 " 珠穆朗玛峰 "、" 中国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的里程碑之作 ",英国卫报甚至将它评为 " 新世界七大奇迹 " 之一。

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创新的一个最新例证。从古至今,创新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鲜明的禀赋,也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。改革开放 40 年来,特别是最近五年,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引领下,中国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,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。2017 年,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7.5%,接近 2020 年达到 60% 的目标;发明专利申请量 138.2 万件,连续 7 年居世界首位;中国首次进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018 年全球创新指数前 20 名……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、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之一克劳斯 · 施瓦布评价说:" 中国已经走在了打造创新型社会的良好发展轨道上。"

就在港珠澳大桥通车前一天,习近平主席到珠海横琴新区考察时强调,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,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,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,必须靠自力更生奋斗,靠自主创新争取。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就创新发展做出的最新表态,也是在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发出的 " 创新再出发 " 动员令。

人们注意到,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。有理由相信,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,大湾区的创新火花将更多地迸发,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,用更多创新成果照亮人民的美好生活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